為深入實施《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》,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讓更多群眾享受到“科普惠農興村工程”帶來的紅利,充分激發村民致富的內生動力,從而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。今年在省、市科協的大力支持下,我縣爭取省及科普惠農資金10萬元投入息烽縣流長鎮前奔村金果林技術改造和生產扶持,通過協會組織果樹修剪、肥水管理、病蟲害防治、套袋保果等優質生產科學技術服務,果樹栽培管理科技含量得到提高,果品產量和品質提升,果農再獲好收成。
眼下,正值梨子陸續成熟上市的季節,一顆顆前奔梨飽滿圓潤地掛在枝頭,站在半山腰向下眺望,連綿的山石地里,枝繁葉茂的梨樹林在陽光映襯下泛著綠油油的光亮,碩果累累、甚是喜人。
該梨子果皮細薄,果肉潔白,口感細膩而松脆,無渣、汁豐、味甜更是它最鮮明的特點,再加上本土梨子的純粹性,深受消費者的青睞。今年前奔梨再獲豐收,通過測產,示范點畝產量超過2000公斤,單產產值達到1.6萬元,戶均增收1萬余元,前奔梨已成了該地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,鄉村振新的保障金。按照該村支書的話說“有了這根搖錢樹,鄉村振新快一步”。
(撰稿:息烽縣科協 曾沁)